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1元前单支染发剂?有孩子吗?染发剂市场被夸大,宣传被“染”了。

母婴育儿 2024-06-28 浏览(93) 评论(0)
- N +

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无论是追求新颖的发色,还是老年人把白发染成黑色,染发剂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高频产品。相比花费数百元染发的理发店,“上门染发”似乎更划算,染发剂的网上销售近年来也呈增长趋势。

然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与行业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网络销售平台上,夸大宣传、表里不一、以次充好的染发剂情况亟待关注。

1元前单支染发剂?在线染发剂市场发展迅速。

“染发剂是纯天然的,植物成分,一般不会过敏”“我们都获得了药品管理局的染发产品植物调理特别证书”“染发和护发是二合一的,它染我们的头发,保护我们的头发,植物成分人参和何首乌都是我们的头发需要的营养物质”……

“我父亲刚刚订购了染发剂,因为它非常便宜。主播说10包染发剂只要11.9元,1元只能用一种染发剂。而且据说是植物成分,老人、小孩、哺乳期妇女都可以用。但是,我买了手用了一次,头皮就严重过敏了。”重庆的周女士说。

经过一个多月的投诉和举证,周女士在与商家、市场监管部门、平台等多方调解后,拿到了索赔。周女士认为,现在染发剂市场混乱,商家一味强调染发剂纯天然,不告知使用风险。老年人辨别能力低,容易买到问题产品。

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关于染发剂的投诉有上千条。投诉大多与虚假宣传有关,消费者使用网上染发剂后出现皮疹、瘙痒甚至流脓等症状。

24岁的广州消费者黄女士在使用网购的“温雅染发剂”后,出现红肿、流脓的情况。黄女士说:“我是按照染发剂的操作步骤染的头发。用了之后,当天晚上就觉得有点痒,以为是正常反应。第二天有点不舒服,头皮又痒又烫。很快头皮开始红肿,有刺痛感。”

随后,黄女士到广州市天河区人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接触性皮炎”。“到现在已经两三个月了,已经花了2000多块钱医药费。情况没有改善。一直反复出现问题,包括流脓,严重的地方会渗血。”黄女士说。

目前,染发剂已经成为“颜值经济”和“银发经济”的热门商品,市场迎来爆发期。多份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我国染发剂市场规模已达200亿元左右。

据介绍,在中国,染发剂属于特殊化妆品,只有在国家医疗用品管理局注册后才能生产和进口。市面上常见的染发剂,一般都是在强氧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染料前体和偶联剂的氧化聚合作用,产生可以固定在头发中的色素大分子,从而改变头发颜色。

“目前染发人群中有很多中年人和白发人,主要是因为染黑的需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教授乔建军介绍,在日常门诊各类患者中,染发皮炎非常常见,属于接触性皮炎的一种。染发剂中的主要成分,如间苯二酚、对苯二胺、氨基酚等,能使染发剂的颜色附着在头发上的时间更长,不易洗掉,但也是一种很强的过敏原。对于过敏患者,可引起瘙痒、红肿、皮疹、起泡、皮肤糜烂,甚至感染。

随意夸大宣传,染发市场混乱。

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和直播间看到,网购平台作为染发剂的重要销售渠道,可谓混乱不堪:

一是夸大宣传。很多主播宣称染发剂的成分是“纯植物”,同时为了证明染发剂的致敏性低,很多直播间和产品页面都使用了“孕妇可用”、“儿童可用”、“天然无刺激”等宣传口号。“染发剂的主要成分是化学成分,但商家宣传以何首乌、人参等微量成分为主要成分,涉嫌夸大宣传。”乔建军说。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根据儿童化妆品功效范围,染发剂不属于儿童化妆品范畴,不建议儿童使用染发剂。部分消费者对染发产品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够,容易被夸大宣传和虚假广告误导,给不法商家可乘之机。

记者发现,也有染发剂宣传“药店特卖”,打造优质产品形象。但记者了解到,染发剂的品类并不在乎“美容院出售”还是“药店出售”。广东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染发剂的销售渠道,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销售化妆品,产品标准都是一样的,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二是表里不一,包装隐瞒相关成分,使用说明和商家宣传的产品不规范。根据规定,产品的检测成分和产品标签应当与产品注册资料中规定的技术要求一致。记者在国家医药品监督管理局半年来多次发布的不符合要求的化妆品通报中看到,多个品牌的染发剂(霜)在“成分比较”中不合格。比如,产品明明含有“对氨基苯酚”,却没有在产品标签和注册资料中注明。据悉,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现在已经有间苯二酚等70多种允许使用的染发剂,都有明确的使用限制。

第三,市面上很多产品忽略了对消费者进行致敏试验的教育。以HUIHOO泡泡染发剂(自然黑)为例。记者没有看到包装上的灵敏度测试说明。当记者在直播中问及如何检测过敏时,主播表示,将产品涂抹在手臂上需要20到40分钟,但在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网站的国内特殊化妆品注册信息基本信息中,填写产品的皮肤过敏检测需要24小时。

专家建议尽快规范染发剂消费市场。

受访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染发行业的发展要“快”要“稳”,应尽快规范市场,整治乱象,保护消费者权益。

陈音江认为,直播间、社交平台的染发产品宣传,必须按照《广告法》的要求,向消费者推荐。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使用染发剂的产品标签必须标注“染发剂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不适合16岁以下消费者使用”等警示。但是很多直播间和网购商品宣传页面都存在一些过度夸张的宣传问题。平台要规范染发剂板块的宣传内容,包括列出致敏成分。

优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桂荣表示,染发行业自律机制不够完善,企业诚信意识不强,也会加剧市场乱象,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声誉。王桂荣建议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对企业的审查和监管,确保只有合格的企业才能进入市场生产和销售染发剂产品。

乔建军建议,染发剂通常含有“对苯二胺”等强过敏原,消费者在使用染发产品前应进行致敏试验。建议在手臂内侧和耳后测试72小时,没有红肿、瘙痒等过敏现象才可以使用。如果使用染发剂后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

陈音江表示,如果消费者使用有问题,要保留好消费截图和就医凭证,提高对使用染发剂安全风险的认识,同时鼓励医生等权威专业人士加强科普。

标签:

亲亲宝贝育儿网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