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不要让孩子过早尝试这七件事。你以为宝宝聪明能干,其实危害很大_宝宝_记忆力_成长

母婴育儿 2024-06-25 浏览(68) 评论(0)
- N +

丁咚是我们小区邻居家的宝宝,比我家宝宝小几天,但是人家走路比我们早多了。我的孩子13个月就学会了走路,而小叮咚不到10个月就能自己走路了。

叮咚的奶奶对此非常高兴。她一度觉得自己的小孙子太聪明太能干了,简直就是天才!为此我还有些焦虑,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发育不良,所以我在1岁的时候特意向儿童保健医生提到了这件事。

但是医生说,孩子过早走路并不是一件好事,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系列的伤害!

比如容易造成腿部骨骼肌肉发育迟缓。由于发育不完全过早受到压力,容易出现弯曲、变形、肌肉和关节损伤等问题,还可能出现脚尖着地、内八字或外八字等不良姿势,甚至会影响大脑发育。

后来做母婴博主这几年,经常关注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看法和讨论。作为家长,我能理解大家对孩子成长的渴望,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但是,孩子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是按照一定规律发展的。有些事情不能要求太高,过早的干涉或强迫学习,反而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除了学会走路,以下六件事不要让孩子过早尝试,否则危害真的不小!

展开全文 🔻过早把尿

传统的老一辈人带娃,更倾向于给娃拉屎。但在宝宝膀胱发育成熟之前,容易导致膀胱功能障碍、脊髓发育不良、骨盆不稳、髋关节发育异常。

专家建议,宝宝一岁前不要小解。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宝宝6个月左右学会独坐后,说明腰椎发育比较稳定成熟,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适当排尿。但在此之前,最好不要尝试,以免伤到脊椎。

在给孩子小便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手上的动作要轻柔,避免粗暴的动作对宝宝身体造成伤害。其次,注意室内温度,小心着凉。另外,要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有不适或反抗,应立即停止排尿。

🔻过早断母乳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最全面的营养来源,也是保护其健康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母乳含有宝宝所需的全部营养和抗体,可以让宝宝健康成长。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和中国的营养专家都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建议婴儿至少纯母乳喂养6个月,然后逐步引入辅食,并持续母乳喂养至婴儿2岁或更长。

过早的母乳喂养会让宝宝失去最好的营养来源,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足,对身体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妈妈们一定要亲亲喂喂,最好能坚持到两岁!

🔻过早学坐

婴儿不能过早学会坐,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脊椎和骨骼还没有发育完全。特别是脊柱的曲度还没有形成,肌肉力量也较弱。如果过早尝试坐起,可能会对脊椎造成压力,影响正常发育。

一般来说,大部分宝宝在6-8个月就可以开始自己坐了,但具体时间会有个体差异。在给宝宝练习坐姿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从拉坐开始,逐渐过渡到斜坐和独坐。

在训练过程中,要保证宝宝坐姿环境的安全,避免因坐姿不稳,或从坐姿、沙发、床上跌落而受伤。此外,还要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有不适或反抗,立即停止训练。

🔻过早停用纸尿裤

宝宝两岁前,肛门括约肌尚未发育成熟。如果过早停用纸尿裤,训练如厕,可能会影响肾脏,还会给宝宝造成心理压力,更容易尿裤子。而且经常问宝宝要不要尿尿,也会破坏他们的专注力。

通常建议宝宝一岁半开始逐渐戒掉纸尿裤。这时,宝宝开始逐渐产生自主大小便的意识,并试图自己控制排便的行为。刚开始可以减少白天使用纸尿裤的量,到两岁半到三岁可以完全戒掉。

🔻过早学写字

在孩子5岁之前,手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全,尤其是小肌肉群。过早写字可能会对手指和手腕造成过大的压力,导致肌肉发育不均匀或不足,还可能导致握笔姿势错误,双手酸痛。

儿童很难区分形状相似的字符,对字符的朝向(上下左右结构)模糊不清。手、眼、脑协调性差,无法长时间用力书写,也会增加近视风险。所以建议3-4岁可以尝试握笔,5岁以后再学写字。

🔻过早进行记忆性学习

通常幼儿无法理解需要记忆的内容,比如古诗词。他们只是机械地背诵,不理解意思。但是,孩子过早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机械记忆上,思维容易变得僵化、不灵活。

不要强迫孩子做大量的记忆学习,直到孩子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而是通过游戏、探索等方式培养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能力。6岁以后,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一些记忆知识。

结语

“鼓励年轻人成长”的故事大家一定懂。虽然不排除有些天赋异禀的孩子比同龄人有优势,但这只是少数特例。

当然,每个宝宝的成长发育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合适的学习和活动,尽量避免过早让孩子尝试而带来压力和伤害。

标签:

亲亲宝贝育儿网推荐阅读: